查看原文
其他

安徽出生人口四连跌背后:合马芜出生率上扬 阜亳宿新生儿骤降

蓝桥 搜狐城市 2021-11-05

最近,全国劳动力大省安徽,因出生人口“断崖式下降”引发广泛关注。而这种具有严重定性意味的词语,还是出自官方之口。


《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(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)》提出,2017年至2021年安徽出生人口分别为98.4万、86.5万、76.6万、64.5万、53万(预测),年增长率为-12.1%、-11.4%、-15.8%,-17.8%,整体呈断崖式下降趋势。


仅仅四年时间,出生人口降幅超过40%,对于安徽这个人口输出大省来说,实在不容乐观。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出生人口大幅下滑?具体到各个城市,情况又是怎样的呢?


育龄妇女减少

生育意愿低迷


安徽出生人口的大幅下滑,客观原因在于育龄妇女减少,主观原因在于生育意愿低迷。


有不少观点认为,人口外流是安徽出生人口断崖式下降的主因,但从数据来看,情况绝非如此简单。众所周知,安徽是全国最重要的劳动力输出大省之一,人口外流长期超过千万,高居全国前列。2020年,安徽省流向省外的人口达到1152万人,这一数据虽然惊人,但与过去几年相比却也不算大幅增加。



不过,女性人口外流的比重却在提高。2017年,安徽全省外出半年以上人口中,女性占比为42.91%,2018年、2019年则分别达到44.86%和44.05%。女性人口加速外流,再加上当年计划生育带来的影响,导致安徽育龄妇女总数减少,尤其是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减少,成为出生人口暴跌的直接因素。


2020年安徽省统计局发布的《我省人口发展现状与挑战》显示,2019年安徽全省15-49岁育龄妇女1449.7万人,比2018年减少39.5万人,比2010年减少253.1万人。其中20-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355.8万人,比2018年减少36万人,比2010年减少88.2万人。而据官方预测,到2025年,安徽15-49周岁育龄妇女人数平均每年还将减少20万人左右。


育龄妇女不仅大幅减少,生育意愿也持续低迷。安徽统计局指出,受养育成本高、托育服务短缺、医疗资源不足、学前教育缺乏等因素影响,适龄生育群体的生育意愿在下降。2019年,安徽符合生育政策的女性中,不打算生育二孩的占55.6%,比2018年提高1.7个百分点。育龄妇女理想子女数为1.77个,远低于2.1个的人口更替水平,生育意愿持续低迷。


造成养育成本高、托育服务短缺、医疗资源不足、学前教育缺乏等因素的背后,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。过去十年,安徽GDP名义增幅达到213%,是中东部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。城镇化率从42.99%提升到58.33%,上升了15.34个百分点。省内流动人口达到1232万人,与2010年相比增加了737万人,增长148.9%。


安徽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孙中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经济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,社会文明的进步,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受教育水平提高,更加追求自我的独立和价值的实现。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,让更多的年轻人集聚到城市、城镇,从事非农产业,不再像农业经济时代,家庭需要密集的劳动力投入来获得收入。


合马芜出生率整体上扬

皖北城市出生率跌幅较大


当然,由于安徽省内各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集聚程度不一,它们的出生人口变动也不太相同。


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后,安徽大部分城市都迎来了一波出生率的小高峰,合肥、芜湖、马鞍山出生率整体上扬,较此前提升了1个以上千分点。也有部分城市出生率不升反降,阜阳、亳州和宿州就是下滑最严重的城市。



合肥近年人口出生率整体上扬,与其吸引了大量外来年轻人口不无关系。过去十年,合肥常住人口增加191.28万人,这一数据甚至超过了上海和南京,在全国排在前20名。安徽省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林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,这些年合肥的整体发展思路比较清晰,准确把握了产业发展规律,很好地抓住了产业分工与升级路径。产业快速发展,也就吸引了周边地市大量人口流入。


芜湖是安徽的省域副中心城市,且同时享有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双重资格。作为安徽现代工业的发祥地,芜湖具备较为雄厚的产业基础,不仅拥有奇瑞汽车这样的著名制造企业,也有三七互娱、三只松鼠等新兴企业,在安徽颇为亮眼。


此外,芜湖的GDP和人均GDP在全省高居第二,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第三,且由于与南京的一体化发展开始较早,高铁、城际等轨道交通十分发达,以上种种都让芜湖成为居住舒适度较高的城市。



虽然马鞍山的经济与人口总量都不甚亮眼,却是全省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。马钢给这座城市打下了良好的产业基础,与南京的同城化发展又加快了其产业转型升级,提升了交通、居住等便利程度。


一个有趣的现象是,近年来出生率下滑较小的城市几乎都位于南京周边地区,下滑较严重的则都位于经济落后的皖北地区,比如阜阳、亳州和宿州。这些城市城镇化水平低、人口外流严重、人均收入垫底,随着育龄妇女的减少和生育意愿的低迷,出生率已从16‰-19‰降至13‰-15‰。


虽然这个出生率与其他城市相比依然很高,但从出生人口数量来看,跌幅已经十分惊人。由于各市均未公布常住人口出生数量,我们从户籍人口出生数来做个观察。昔日安徽人口第一大市阜阳,2016年全市户籍人口出生数量21.88万人,2017年-2019年分别为18.48万人、16.13万人和13.25万人,三年时间减少了39.44%。亳州、宿州的出生人口,在2018和2019两年也减少了25%以上。


连经济欠发达的三四线城市也不愿意生孩子了,用安徽官方的话来说就是,“人口形势极为严峻”。


育儿假+生育补贴

安徽鼓励生育政策力度平平


为了解决出生人口“四连降”的困局,安徽拟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。


9月底公布的《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(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)》中,提出了多项奖励政策,包括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基础上,延长产假九十天;男方享受三十天护理假;在子女六周岁以前,每年给予父母双方各十天育儿假。同时,将建立生育补贴制度,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婴幼儿家庭入托、入园也将给予一定补助。


然而,大部分网友对此并不买账。因为相比庞大的育儿花费来说,各种生育补贴只能说是杯水车薪,护理假、育儿假从现实操作和可行性角度来讲,更是难以落到实处。


那么其他城市或省份,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做法呢?最近发布新政策的北京,就直接从育儿的“最大成本”——住房来切入。上周北京市朝阳区发布公告,启动面向“未成年子女数量较多”轮候家庭组织选房,多孩家庭可以免去轮候和摇号,直接配租公租房。据了解,目前北京全市此类家庭还在轮候公租房的有近3000户,算是个不小的群体。


实际上,北京近年来出生人口的降幅比安徽还要严重。北京户籍人口出生数量在2017年达到17.13万后开始下滑,到2020年仅出生10.04万人,三年减少了41%。而对于生活在北京的年轻人来说,住房问题可能是最影响生育行为的因素之一。因此,北京这项举措相当具有针对性,也有很好的示范效应。


除了住房之外,养育压力也是需要解决的一大难点。对此,安徽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孙中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建议,安徽应探索建立家庭其他成员(如祖辈)参与家庭养育的政府补贴制度,加大生育津贴及发放再生育补助金。建议建立生育成本分担机制,科学测算生育成本,合理划分政府、社会、家庭的成本分担比例。


此外,孙中锋还建议在全省范围内增加不同等级的婴幼儿托育机构,以满足不同家庭所需,减轻女性劳动力的养育压力,既可以提高育龄妇女生育意愿,还能有效保证女性劳动力的劳动参与率,进而增加全省劳动力供给。


当然,提高生育率不可能一蹴而就,也绝非安徽一家之难题。让年轻人有充分的获得感和安全感,才是提高生育的最大实招。


参考资料:

[1] 安徽省统计年鉴、各市统计年鉴

[2] 我省人口发展现状与挑战.安徽统计

[3] 安徽人口流出1152万,导致出生人口断崖式下降?并非如此.第一财经

[4] 安徽出生人口为何断崖式下降?界面新闻

[5] 增加产假、护理假、育儿假……出生人口“四连降”后,安徽出招.极目新闻

[6] 育龄妇女年均减20万,出生人口断崖式下跌的安徽怎么了?经济观察报

[7] 各地密集出台鼓励生育配套政策,媒体:提高生育率是持久战.证券时报


—END—
往期精彩回顾
关注搜狐城市视频号
短视频栏目《鲜城汁儿》
第一时间辣评城市热点事件
把脉城市发展难题
更有专家对话、榜单发布等
海量直播活动邀你共赏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